孫先生的父親因病去世,由于時間倉促,并沒有留下書面遺囑,只是在去世前在子女探病的時候,口頭說明了自己死后財產應當如何分配。
請問,這種情況下的口頭遺囑有沒有效力呢?
答:口頭遺囑成立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遺囑人沒有立下其他形式的遺囑或遺贈協議;2.遺囑人處于危機的情況,無法以其他方式立下遺囑;3.需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如果口頭遺囑滿足上述條件,那么應當視為有效,遺產的分配自然要按照該遺囑進行。需要注意的是,當立遺囑人的危機解除后,口頭遺囑也會自動失去其效力。
遺囑必須是具備遺囑能力之人所為,符合法定要式者,才是一個在法律上有效的遺囑。得為遺囑的能力稱為遺囑能力。在香港,遺囑的訂立需要有至少兩位非受益人擔任見證人,遺囑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而言,這兩位見證人的其中一位會由協助訂立遺囑的律師樓合伙人擔任,而另一人則由前述律師所邀請的同業(一般由鄰近律師樓的合伙人,但不能采用同一律師樓的其他合伙人)擔任。
有效要件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一、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二、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三、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四、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五、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辭職必須單位批準嗎
2021-02-23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公證處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嗎
2021-02-03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