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實施故意傷害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如果構成犯罪,已滿16周歲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在輕傷的情況下,法律要求行為人達到十六周歲才構成犯罪;而重傷和傷害致死,行為人年滿十四周歲就可以構成犯罪。由于傷害結果的不同,同是故意傷害罪,刑事責任卻有很大的區別。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案件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即可,傷害的動機對定罪沒有絕對意義。傷害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于傷害的程度和結果。如果傷害行為只是造成他人皮下瘀血或軟組織挫傷等輕微傷害,行為人只是承擔一般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
構成犯罪的傷害結果可以分為輕傷、重傷和傷害致死。
輕傷是指根據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的規定而達到對人體一定程度的傷害。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是重傷:
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傷害致人死亡是指傷害行為和他人死亡之間有內在的引起和被引起關系,傷害行為出現了行為人意想不到的死亡結果。傷害的程度主要是指傷害當時的情況,同時參考被害人的恢復結果。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準、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