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與中斷有哪些不同
民事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與中斷不同有以下幾點: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
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
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
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
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
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條件:
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二是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2、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始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
3、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繼續進行的期間合并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明確的區分兩者之間的不同,有利于案件的發展,同時能更加有效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那么關于以上問題小編在此也為大家做出簡單的介紹,如果還存有疑問的,歡迎大家前來咨詢。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31省份最低工資調整具體標準
2020-12-21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什么是保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