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誹謗證據怎么收集:
通過截屏、錄屏或者是拍照等方式收集相關的證據,并做好保存的工作。在微信群里亂放厥詞而惹上名譽侵權官司的案例并不鮮見。一些人之所以肆意在微信群里口無遮攔,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認為微信群是虛擬的自由世界,言論不受約束。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誠然,微信群形式上屬于特定群體的“自留地”,但微信也是網絡的一個子集,在互聯互通的網絡世界,本質上還是屬于公共空間,只不過這種公共空間的人群相對特定而已。在公共空間信口雌黃,以侮辱性的語言或謠言對個人或特定的群體進行人身攻擊,顯然為法律所不容。
同時更要明白,無論是在傳統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言論的自由”不是“情緒宣泄的自由”,對于他人或特定群體,均不得以言語上的辱罵或諷刺進行名譽侵權,這是最基本的法治要求。如果言語的辱罵或諷刺符合名譽侵權的構成要件,就會涉嫌違法,進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即使是在網絡空間,也不能僭越法律的底線而任性對他人或特定群體實施名譽上的侵權行為。
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最高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犯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利用網絡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法律責任也作出了具體規定,輕則承擔民事責任,重則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在法律規定如此完善和嚴密的情況下,仍有不信邪者膽敢鋌而走險,既凸顯了他們熱衷于在微信群里詆毀他人的任性,更凸顯了他們法治意識的淡薄,讓其付出應有的法律代價,實乃一個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
微信不是法外之地,不負責任地發布詆毀他人的言論,必將受到法律制裁。這名高管“禍從口出”被公司解雇,并在勞動合同賠償金訴訟中敗北的教訓,對于那些在微信群里大放厥詞的人而言,不啻于一個明確的警告:管住自己嘴巴,千萬不要胡說八道。
如果大家在現實生活遇見更多的法律問題,小編建議您采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擔保合同(樣本)
2020-12-20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寧波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2021-02-08杭州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是什么
2021-01-06大棚拆遷如何評估
2020-12-11協議拆遷不需要拆遷批文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