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與遺囑繼承的立法目的相沖突嗎
不相沖突。
遺囑繼承是與法定繼承相對應的另一種繼承方式,是指繼承人根據被繼承人遺囑的指定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法律制度。它與法定繼承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法定繼承則是必要的補充規范。
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遺產的范圍、種類、份額及附相關條件等都由遺囑人意定,直接體現了遺囑人的意志自由。法律確定遺囑繼承的目的正是為了充分尊重遺囑人的意愿,使其財產在其死后能轉移給其指定的人所有,以體現法律對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及主體意思自治的全面徹底的保護。
而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不違反法律規定處分個人財產以及與此有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它與其他法律行為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遺囑是一種處分行為,處分行為是直接發生某項權利移轉或消滅效果的行為。主要包括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其客體可以是權利,如物權,債權,知識產權,也可以是物。處分行為相對于負擔行為而言,它并不是以產生請求權的方式,為作用于某項既存的權利作準備,而是直接完成這種作用行為。“處分”即為權利的轉讓、權利的消滅,在權利上設定負擔或變更權利的內容。如:轉移物的所有權、讓與債權,拋棄所有權或免除債務等。“處分人”僅僅是指其權利被轉讓、被設定負擔、被消滅債權或被變更內容的人,而不是取得權利、免除負擔的人。所特殊的是它是附期限的處分行為。
2.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所謂單方法律行為,是指僅以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為。遺囑既為單方法律行為,惟依遺囑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不必向一定相對人表示,亦不須任何人受領。
3.遺囑為遺囑人獨立自主的行為。遺囑是具有嚴格人身性質的法律行為,需由本人獨立完成,既不許他人意思之輔助或代理,也反對任何人的干涉和限制,必須是遺囑人本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我國沒有共同遺囑。
4.遺囑是因遺囑人的死亡才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遺囑雖為遺囑人生前的意思表示,但在遺囑人死亡之前,遺囑僅僅是成立,并不產生法律效力,且對遺囑人無任何拘束力。遺囑人可以隨時撤消或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既不受時間上的限制,也不以任何原因為必要,只要是遺囑人最終的真意表示即可。公證的行為本為保護民權的制度,豈可成為權利人的桎梏。
5.遺囑是一種要式法律行為。所謂要式法律行為,是指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方式的行為。遺囑非依法律規定的方式做成,不能發生法律效力。
因此,判定一份遺囑是否有效,除了要看其是否符合一般法律行為的成立及生效要件,即遺囑人立遺囑時是否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實、遺囑的內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外,還要看其是否符合遺囑自身的特點,即是否是遺囑人本人最終的真實的意思表示。遺囑只有是遺囑人最終的真實的意思表示,才是遺囑人真正的意思表示,才是“遺世之囑”。
這樣的遺囑賦與其法律效力才有利于保護遺囑人自由處分其財產的合法權利,也有利于保護繼承人的合法繼承權。而公證遺囑的效力優先性的設定,極有可能客觀的限定了甚至剝奪了遺囑人最終處分其財產的自由意志和處分權,使遺囑人最終處分其財產的意思表達的歸于無效,使遺囑人的真實愿望落空。因為,遺囑人一但訂立了公證遺囑,非經公證程序撤消、變更,采取其他任何方式訂立的遺囑均不生效,在繼承開始后,仍要適用公證遺囑,而不管它是否體現了遺囑人的最終的真實意愿,這嚴重背離遺囑繼承之立法目的。
綜上所述,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是與遺囑繼承的立法目的相沖突的。這是現在我國遺產繼承制度的一個不足之處。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或者有別的關于遺囑相關的問題,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到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有沒有期限
2021-03-10家暴多次可以離婚嗎
2021-03-10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