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犯故意殺人罪判刑多久
故意殺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間接故意是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度。關于故意殺人罪的刑罰,本條共規定了兩檔刑:
1、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殺人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所規定的“情節較輕”,主要是指防衛過當致使他人死亡、出于義憤殺人等情況。考慮到故意殺人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本條對于刑罰作了比較特殊的表述,按照從重刑到輕刑的順序列舉的,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故意殺人罪的罪犯,在量刑時應當首先考慮重刑。
二、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對象:“他人”。自殺行為不成立本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尸體不能成為故意殺人罪的對象。行為人誤認尸體為活人而進行“殺害”的,為對象不能犯,只有具有導致活人死亡的可能性時(如尸體附近有其他人),才能按故意殺人未遂處理。
2、行為內容:必須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殺人行為,其特點是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的肌體,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時期之前終結。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
3、責任條件:行為主體要求已滿14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主觀方面要求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目的或者動機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不同的犯罪,《刑法》中規定的量刑標準不一樣,當然此時也要結合具體的犯罪情節,才能作出最后的判刑。故意殺人罪造成人員受傷的與故意傷害罪導致人員死亡的,其實可能存在一定交叉的地方,所以司法實踐中需要先作出分析認定,才能確認最終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2020故意殺人罪判刑幾年
不作為故意殺人罪量刑
故意殺人罪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下來怎么賠償
2020-12-09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管轄小結
2021-02-28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