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犯故意殺人罪判刑多久
故意殺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間接故意是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度。關于故意殺人罪的刑罰,本條共規定了兩檔刑:
1、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殺人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所規定的“情節較輕”,主要是指防衛過當致使他人死亡、出于義憤殺人等情況。考慮到故意殺人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本條對于刑罰作了比較特殊的表述,按照從重刑到輕刑的順序列舉的,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故意殺人罪的罪犯,在量刑時應當首先考慮重刑。
二、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對象:“他人”。自殺行為不成立本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尸體不能成為故意殺人罪的對象。行為人誤認尸體為活人而進行“殺害”的,為對象不能犯,只有具有導致活人死亡的可能性時(如尸體附近有其他人),才能按故意殺人未遂處理。
2、行為內容:必須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殺人行為,其特點是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的肌體,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時期之前終結。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
3、責任條件:行為主體要求已滿14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主觀方面要求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目的或者動機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不同的犯罪,《刑法》中規定的量刑標準不一樣,當然此時也要結合具體的犯罪情節,才能作出最后的判刑。故意殺人罪造成人員受傷的與故意傷害罪導致人員死亡的,其實可能存在一定交叉的地方,所以司法實踐中需要先作出分析認定,才能確認最終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2020故意殺人罪判刑幾年
不作為故意殺人罪量刑
故意殺人罪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下來怎么賠償
2020-12-09工傷認定的24種情形及認定要超強匯總轉自:勞動法庫
2021-02-02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1地役權與相鄰權有什么區別
2021-01-27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