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攜帶殺豬刀殺人致人輕微傷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目是殺人,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達到犯罪目的,可以按故意殺人罪未遂進行定罪,但屬于情節比較輕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殺人罪中故意如何認定
故意傷人罪作為我國刑法中最為嚴重的一個暴力犯罪,刑法規定了非常嚴厲的法定刑。同時,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故意殺人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故意的。
故意殺人罪中的故意指的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這里的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三、防衛過當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有哪些
防衛過當在主觀上不可能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防衛過當在本質上是正當防衛,是正當防衛的衍生物,行為人的正當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而轉化成防衛過當,并不能因此否認其正當性。
行為人在主觀上當然地排斥重傷、死亡等重大損害后果,如果在防衛中明知造成重大后果而放任甚至希望結果的發生,就失卻了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轉化為故意犯罪。
防衛過當與故意犯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因其矛盾性的存在而不可能同時契合于同一行為中。將防衛過當與故意傷害畫等號,違背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挫傷公民正當防衛的積極性,使公民在防衛過程中如履薄冰,存在較多的顧慮,失去正當防衛的最佳機會,也就失卻了防衛人被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線。所以,只要是為制止不法侵害而實行的防衛行為,即使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仍然屬于正當防衛,不能以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而否定其正當防衛的性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攜帶殺豬刀殺人致人輕微傷構成刑事犯罪嗎”問題進行的解答,犯罪嫌疑人的目的殺人被害人,但屬于種種原因沒有達到犯罪目的的,可以按故意殺人罪進行定罪,但屬于情節比較輕的情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公司
2020-12-18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