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中誹謗罪是哪類罪
在刑法中誹謗罪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根據《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下列行為構成誹謗罪: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2、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3、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4、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因此,誹謗罪是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一種犯罪行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絡中,我們都需要進行嚴厲的打擊,才能在法律的幫助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讓犯罪分子得到相應的處罰。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