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持刀傷人可以和解嗎?
1、持刀傷人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和解的,不過,如果是輕傷,造成輕傷后,能夠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求得對方的諒解,不讓對方或檢察院追究刑事責任,可以不判刑。
2、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議書。
3、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二、持刀傷人的量刑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
(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
(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戰時自傷罪論處。
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于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輕微傷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于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準,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和《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的規定為準。
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對于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
作為局外人我們也應該知道持刀傷人的這種性質是比較惡劣的,雙方不管存在著怎樣的瓜葛也不應該持刀去傷害對方。犯罪嫌疑人對受害者的賠償是理所應當的,嫌疑人不能認為履行了賠付義務受害人就必須要出具諒解書,如果受害者無法釋懷,就算是輕傷也一樣要被判刑。
持刀傷人輕傷怎么判的?
持刀傷人重傷怎么判刑
持刀傷人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提留了補償款,能告他嗎
2021-02-10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