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他人同意造成該人死亡是不是故意殺人?
我國刑法對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具有特殊性,表現在罪狀描述比較簡單。即無論故意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方式為何,均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對于幫助殺人的情形沒有明確規定。
幫助自殺(參與自殺)可以被歸納為自殺關聯行為。按照各國刑法及實務基于“禁止殺人”這一原則如何處理一般殺人與自殺關聯行為的關系,可以大體劃分為兩種模式,即分置模式和并合模式。
分置模式,即在刑法中分別規定故意殺人罪(有的還區分謀殺罪和一般故意殺人罪,甚至謀殺罪里又區分一級謀殺罪、二級謀殺罪等)、受囑托殺人罪、教唆自殺罪、幫助自殺罪,或者將受囑托殺人、教唆自殺、幫助自殺作為區別于一般故意殺人的特殊罪狀在刑法中進行規定。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自殺關聯行為規定了獨立于故意殺人罪的單獨罪名或者將其作為區別于故意殺人行為的獨立罪狀。與多數國家的刑法對自殺關聯行為單獨作出規定不同的是,我國刑法既沒有單獨規定自殺關聯犯罪,也沒有在故意殺人罪中將自殺關聯行為作為單獨的罪狀來加以規定,致使長期以來在司法實踐中對所有的“殺人”情形,都依據第232條的故意殺人罪來處理。本文把這種模式稱為并合模式。
我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情節較輕”,通行的學理解釋是指義憤殺人、防衛過當殺人、因被害人長期迫害殺人、幫助自殺等情形。也就是說,把幫助自殺等作為情節較輕的故意殺人罪來認定,得到了傳統學界和司法實務界的普遍認可。
此外,最高司法機關的有關司法解釋和意見也秉持了這一立場。如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規定,組織、策劃、煽動、教唆、幫助邪教組織人員自殺、自殘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于依法辦理藏*自焚案件的意見》也指出,組織、策劃、煽動、脅迫、引誘、教唆、幫助他人實施自焚的,依照《刑法》規定,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在我們國家,故意殺人罪的構成上,是不看犯罪情形的。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經過他人同意,故意造成了他人的死亡,將會構成故意殺人罪。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2020-12-17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