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實際上,目前《民法》也沒有對遺棄物作出確切的規定,一般認為遺棄物就是原來的物權人放棄了對該物的所有權。遺棄物,在民法中的定義就相當于無主物。無主物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拋棄物等。無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無法明確所有人,而不是指訟爭之物。
對無主物的界定
1、拋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2、不屬于禁止獵捕的野生動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條規定: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該規定不盡合理,因為依據民法原理,物權的客體應該是能夠被特定人支配的物。野生動物在被捕獲后,可以被特定人所支配,成為物權的客體,但在未被捕獲,尚處于野生狀態時,不被特定人所支配,應當屬于無主物。不屬于法律規定禁止獵捕的野生動物,可以先占取得。
3、其他可以先占取得的無主物
例如河中的鵝卵石、海邊的貝殼、掉落的樹葉等。無主物的范圍非常廣,難以全部列舉。在立法技術上,應采取排除法,即明確規定有主物的范圍,除此之外均為無主物。
位于他人動產或不動產上的無主物,非經該他人同意,不能先占取得,但依據當地習慣可以先占取得的除外
4、關于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未脫離土地之前,屬于土地的一部分,其所有權應屬于所有人或對土地有使用權的人。但根據我國很多地區的習慣,他人可以進入土地所有人或土地使用權人的土地,取得一些野生植物的所有權。例如山腳下的居民到山上采集藥材和野草等,對這種行為也應該認定為先占,否則從民法中找不到相應的概念來表達這種權利。但這種先占行為應當不對土地權利人的權利構成重大影響或損害,否則權利人有權制止。另外,屬于法律保護的不得采集的野生植物不得先占取得。
綜上所述,小編整理有關遺棄物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關于遺棄物相關法律的規定對尚未確切,遺棄物相當于拋棄物而作為無主物中的一種類別而存在,遺棄物也即相當于其原來的所有人放棄了對該物的所有權,滅失所有權的遺棄物可以先占先得或歸國家所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