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案底是否可以消除?
不可以,我國沒有案底消除制度,這些記錄都會伴隨當事人終生的,但上只有司法機關或者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報請有權機關審批后,案底才對外提供。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實際,建立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二、故意傷害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拘或者管制。”故意傷害罪,致他人重傷的,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導致他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本法另有規定,依照規定執行。根據本條法律的規定,只要是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致他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的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他人重傷或者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受害人?
造成造成故意傷害應該賠償:
1、醫療費。包括:診療費、醫藥費、住院費、其他憑據給付,外地治療有轉診單。
2、護理費。(有收入按收入,無收入按誤工標準×天數,最長不超過20年)。
3、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和醫療機構意見確定。
4、誤工費。受害人收入標準(天、月、年)×誤工時間(有實際收入按實際收入,沒有實際收入的按同行業中等標準)。
5、住院伙食補助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元×住院天數)。
6、交通費、住宿費(需要記錄并有憑證)。
7、精神賠償金。
可見,也并不是故意傷害罪的案底不能消除,不管是因為什么接受過刑事處罰的,案底肯定會終身記錄在個人檔案中的。但是,也并不能說案底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的影響,甚至以后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就業。這些都是違反法律制度必須要承擔的后果。
故意傷害罪沒毆打是否構成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司法評估的流程
2021-01-21能否對共同犯罪行為定不同的罪名
2021-02-03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是否適用回避
2021-01-18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