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案底是否可以消除?
不可以,我國沒有案底消除制度,這些記錄都會伴隨當事人終生的,但上只有司法機關或者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報請有權機關審批后,案底才對外提供。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實際,建立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二、故意傷害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拘或者管制。”故意傷害罪,致他人重傷的,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導致他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本法另有規定,依照規定執行。根據本條法律的規定,只要是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致他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的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他人重傷或者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受害人?
造成造成故意傷害應該賠償:
1、醫療費。包括:診療費、醫藥費、住院費、其他憑據給付,外地治療有轉診單。
2、護理費。(有收入按收入,無收入按誤工標準×天數,最長不超過20年)。
3、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和醫療機構意見確定。
4、誤工費。受害人收入標準(天、月、年)×誤工時間(有實際收入按實際收入,沒有實際收入的按同行業中等標準)。
5、住院伙食補助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元×住院天數)。
6、交通費、住宿費(需要記錄并有憑證)。
7、精神賠償金。
可見,也并不是故意傷害罪的案底不能消除,不管是因為什么接受過刑事處罰的,案底肯定會終身記錄在個人檔案中的。但是,也并不能說案底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的影響,甚至以后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就業。這些都是違反法律制度必須要承擔的后果。
故意傷害罪沒毆打是否構成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處公證過的證據有效期是幾年
2020-11-13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在承包地上可以建房嗎
2021-02-06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