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訪可不可以讓訴訟時效中斷?
是不可以中斷;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斷是完全可以實施的,但這個時效的中斷也是必須要由法律的理由來進行支撐的;只有合法的保障自己的權利,從而自己的利益也會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執法人員對于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3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拆遷獎勵越早拿越好嗎,應該什么時候拿呢
2020-11-21如何簽訂房屋拆遷安置協議
2020-11-11拆遷補償款須要交稅嗎
2021-02-19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和標準是什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