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界定故意傷害罪中的傷害?
故意傷害罪中的傷害在界定時可以傷害可以作為,也可以不作為,不作為方式致人傷害構成罪的,要求行為人有特定義務,義務來源于法律賦予或者先行行為。傷害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前者如暴力毆打,或者殘忍行兇致人傷害;后者如欺騙被害人服用毒藥造成身體損傷,以脅迫方法致人精神失常等。傷害行為的結果多種多樣,如內傷,外傷,肉體傷害,精神傷害。從法律量刑中看,我國把傷害結果分為輕傷、重傷、傷害致死。
二、傷害他人健康如何界定?
目前我國實踐中,采取的觀點是,生理機能的障礙以及身體外形的重大變化。一般情況下,破壞身體完整就破壞了生理機能。但也有例外,完整性沒破壞,生理機能卻遭到破壞,如,視力減退,聽力降低。完整性遭到破壞,但生理機能卻完好,如:剪掉人的頭發和指甲。后者便不能認定為傷害。
另外,要求對人的傷害,不要求永久性,即使暫時性的侵害了生理機能,便屬于傷害。
三、何為非法?
非法是指,行為人實施的傷害行為不具有違法阻卻事由。那么,被害人承諾的傷害行為,構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實踐中,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本作者認為,在被害人承諾傷害的前提下,認定為重傷的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比較合適。首先,刑法明確規定,經被害人承諾的殺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那么傷害造成的重傷很大可能地造成了生命危險,根據刑法中承諾殺人的規定來考慮,重傷害承諾應該無效。另外,刑法實踐中,有經典的表現形式。在聚眾斗毆中,互相斗毆的雙方都有攻擊雙方的意圖,也意味著雙方都承諾了傷害的結果,到在此罪名中,卻規定”聚眾斗毆造成重傷的,以故意傷害罪論處”??梢姡室鈧ψ镏?,自行承諾他人傷害自己的,重傷承諾無效。
綜上所述,法律在判斷雙方人之間的行為是不是傷害時并不是用單一的標準進行斷定的,因為生活中傷害的方式有很多種而不能限制太過狹隘而讓很多的傷害因此就被判無罪的,所以還需要結合法官對傷害的理解并結合實際來認定傷害的實際含義。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家庭冷暴力
2021-03-05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