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構成要件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地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二)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1、要有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的方式,既可以表現為積極的作為,亦可以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
2、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如果某種致傷行為為法律所允許,就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正當防衛造成傷害而未過當的,醫生對病人截肢治病等。
3、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三)主體要件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四)主觀要件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
二、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的結果是造成對他人健康的損害。刑法根據傷害后果不同,分為輕傷、重傷與傷害致人死亡三種情形。
故意傷害罪必須造成輕傷以上結果。根據199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第2條的規定:“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于輕微傷害的損傷。”具體的輕傷標準,依據上述規定認定。
一般來說,故意傷害罪就是傷害他人的身體,如果受害者受傷不嚴重的話,一般是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非常嚴重的話會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受害者死亡的話,將會背叛以死刑。但是故意傷害罪判決死刑和故意殺人罪判決是死刑還是有區別的。
故意傷害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故意傷害罪沒有構成輕傷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后能再起訴嗎
2020-12-17基金管理公司減資條件
2020-12-01增資擴股流程
2020-12-25拆遷中的回遷房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2021-02-23簽諒解書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5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