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保險公司賠償嗎?
保險與故意傷害賠償一般不沖突。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后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二、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如果公民出現了非故意傷害的行為后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賠償,如果沒有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情況下則不需要進行賠償,如果是已經造成了他人的人身出現損害后則需要承擔侵權責任,那么侵權方就需要按照造成的實際損害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以及其他補助費用。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能調解解決嗎
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2020-11-28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