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槍故意傷害罪致死會如何量刑?
持槍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處理方式是按照刑法來進行10年的有期徒刑判決,或者是被判處死刑,10年有期徒刑,他是我們國家所規定的該類犯罪案件的起刑點,具體的來判處的話,還需要看一下他是否存在著一些積極認罪的情節。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故意殺人罪區別
首先要看犯罪的主觀方面,就是要考察行為故意的具體內容,這是揭示兩罪本質特征上的區別。
故意傷害罪的本質特征在于侵犯他人身體健康權利,行為人對其行為必然或者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是明知的,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傷害即使造成他人死亡,死亡結果也不屬于行為人希望或者放任的內容。
故意殺人罪的本質特征在于侵犯他人的生命權利,行為人對其行為必然或可能造成他人死亡是明知的,而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當死亡結果發生時,這種結果是行為人希望或放任的,當希望死亡結果發生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致使這種結果未發生時,仍不影響行為的故意殺人之本質特征。
綜合上面所說的,持槍還故意傷害他人那么就是在明知犯罪的情況下還傷害他人,這種行為就已經算是構成了犯罪,而且還致人死亡的,那么在判決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進行決定,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這樣才能更好的辦理。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影響工資會正常發放嗎
2021-02-11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