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 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二)、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 作為均可構成。以不 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 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二、故意殺人不民事賠償可以嗎
故意殺人是刑事案件,可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被告人沒有財產或賠償能力的,可暫不賠付,但賠償義務不會免除,受害人家屬可申請民政部門困難救助。
故意殺人罪不是一定就是既遂的情況,殺人行為最終沒有造成死亡結果的,一般就按照故意殺人罪(中止、未遂或者預備)進行處理。成立故意殺人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剝奪對方生命權的故意,若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
打架打死人是故意殺人罪嗎
故意殺人致人輕傷怎么判
怎么判斷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