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不停地辱罵算誹謗罪嗎
短信不停地辱罵可以構成誹謗罪。
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客觀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方面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短信不停的進行辱罵也是可能會構成誹謗罪的,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確定,看具體的行為是否構成誹謗罪的構成要件,如果構成誹謗罪的話還可能會進行定罪判刑,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休完可以辭職嗎
2021-03-12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