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未成年人實施了故意傷害如何處理?
對未成年人實施了故意傷害的處理方式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案件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即可,傷害的動機對定罪沒有絕對意義。傷害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于傷害的程度和結果。如果傷害行為只是造成他人皮下瘀血或軟組織挫傷等輕微傷害,行為人只是承擔一般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傷害結果可以分為輕傷、重傷和傷害致死。輕傷是指根據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的規定而達到對人體一定程度的傷害。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是重傷: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傷害致人死亡是指傷害行為和他人死亡之間有內在的引起和被引起關系,傷害行為出現了行為人意想不到的死亡結果。傷害的程度主要是指傷害當時的情況,同時參考被害人的恢復結果。
二、我國《刑法》第17條是什么?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對二被告人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當代社會,如果對于未成年人實施相關的犯罪行為,那么應當是按照刑法當中的條文來進行處理的,比如說故意傷害他,需要看故意傷害的具體所導致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如果導致輕微的傷害的話,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即可。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調解嗎?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空掛戶”新政策:滿足這些條件,土地征收有補償!
2020-12-20人身遭到損害后怎么應對
2021-02-28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