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買方甲通過天津某房地產經紀公司看中了賣方乙的某套單元預售房屋,并于2009年11月18日在該房地產經紀公司里簽署了《房屋買賣居間合同》及補充協議。由于簽訂合同當天,乙稱房屋產權證已丟失,隨后即去補辦,房地產經紀公司經紀人經理劉某也向甲承諾會督促乙積極補辦房產證,故甲當天支付了2萬元中介費用。次日支付了2萬元合同定金由房地產中介代為保管,并支付貸款手續費600元。早在合同簽訂之前,甲就要求乙出具其配偶同意出售的聲明,但乙一直以配偶居在他地為由始終未提供,經紀方也反復強調沒必要索取該聲明。
甲為了了解該房產真實權屬狀況,于11月23日到房管局檔案室申請查看該房產檔案,查詢結果是該房從未辦理過產權證。甲下午隨即來到房地產經紀公司向辦事經歷陳述該事實,經紀方稱簽約時也曾懷疑過乙可能沒有房產證,但恐交易不成便沒有說明。又強調乙現在去辦理房產證效果是一樣的,同樣可以順利過戶。買方甲以簽訂合同時賣方乙存在欺詐行為,要求經紀方通知乙撤銷該合同,但多次找尋未果。最終賣方乙和房地產經紀公司被買方甲告上法庭。
律師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四)、(六)款的規定,該房地產屬于不能轉讓的范圍,故所簽訂的該房屋買賣居間合同無效,應當退還定金2萬元、中介費2萬元以及貸款手續費600元。又根據《中國人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賣方乙存在欺詐行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故應當賠償買方定金的一倍金額,即2萬元。另鑒于某經紀公司從事房地產業務多年,明知未依法登記權屬證明的房地產是不得轉讓的,發現乙沒有房產證后依舊要求甲與其交易,根據《城市房地產中介服務管理規定》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即與一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另一方當事人利益,根據該《規定》第二十五條,吊銷其資質證書。
相關法律知識: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
(一)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條件的;
(二)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四)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
(五)權屬有爭議的;
(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
律霸網小編推薦您閱讀:
更多房產買賣相關知識
更多合同履行相關知識
更多消費權益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2021-01-25乙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辦
2020-12-09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