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絕出庭作證人的后果是怎么規定的?
新刑訴法第192條、第193條對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法律責任更是作出嚴厲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拒絕到庭或到庭后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二、做假證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民事訴訟,證人作假證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證人作假證,可能會構成妨礙訴訟,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對其采取訓誡、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在法院沒有采取措施的情況下,對方當事人當然可以向法院提出,但最終由法院決定,且該決定你不能復議、上訴。
2、刑事訴訟中,證人作假證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在刑事訴訟中,如果證人作假證,會構成的偽證罪,構成偽證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偽證罪的立案標準
(一)偽證行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輕罪重判的。
(二)偽證行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處罰或者重罪輕判的。
(三)偽證行為造成冤、假、錯案的。
(四)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經濟犯罪分子銷毀罪證或得制造偽證的。
(五)出于偽證行為致使他人自殺或精神失常的。
(六)偽證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不該認定為偽證罪的注意事項
對于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工作不負責任,疏忽大意,或者業務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確的鑒定、記錄、翻譯的;以及由于對于案件真實情況一知半解,認識不準確,或者道聽途說而傳聞作證,從而提供了虛假證明的,因不具備偽證的主觀故意,不構成偽證罪。對于雖有偽證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應認定為犯罪。
很多證人之所以拒絕出庭作證,其實也是從保護自身安全的這個角度上進行,考慮到證人的這種想法無可厚非,所以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執法機關也不會強行要求證人必須要出庭作證的,證人可以以其他書面形式向執法機關提供和案件相關的信息。
打擊報復證人罪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證人出庭作證支出的費用由誰承擔
刑事訴訟法詢問證人條款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