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證據要求是什么
1.證據主體合法。證據主體是指形成證據內容的個人或單位,證據主體合法,是指形成證據的主體須符合法律的要求。
2.證據形式合法。證據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為證據不僅要求在內容上是真實的,還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3.證據取得方法合法。當事人收集的證據材料能否作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還要看該證據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
4:證據程序合法。證據材料最后要作為證據還必須經過一定的訴訟程序,沒有經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該證據仍然不能作為認定案件的根據。
二、民事訴訟證據交換的時間
交換證據的時間應當確定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審理前這一段時間。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規定,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截止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而行政訴訟中的交換證據,沒有采用當事人申請的方式,所以,基本上排除了當事人協商認定交換證據時間的可能性。
證據交換制度是舉證時限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證據交換的時間確定在庭審之前,符合舉證時限的一般要求。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截止之日舉證期限屆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被告而言,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觀上不能控制的其他事由,不能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提供證據的,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證據的書面申請。人民法院準許延期提供的,被告應當在正當事由消除后10日內提供,逾期提供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這是我國行政訴訟制度對于被告舉證的特別規定。沒有將原告與被告作同等的舉證時間上的限制,實際上加大了被告的舉證時間負擔。由于在舉證時間與開庭審理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人民法院可以在此階段選擇交換證據的時間。但是,如果當事人因正當事由申請人民法院延期舉證并且經人民法院準許的,證據交換日期可以順延。這與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是相似的。如果在證據交換之日當事人仍然未能舉證或者沒有充分舉證的,應當承擔逾期不能舉證以及未充分舉證的法律后果。
庭審過程中,對于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需要進行交換,而交換證據的情況也應當記錄在案。至于當前網絡中的聊天記錄、手機短信、微博客等等,是屬于電子數據,而并不在視聽資料范圍內,這點需要特別注意。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這些證據也是可以作為民事案件證據。
民事訴訟被告偽造證據會有什么后果?
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怎么處罰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