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二、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父母離婚男孩會判給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父母離婚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夫妻離異是造成單親家庭的一個主要的原因。造成離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是離婚前看似平靜的冷戰,還是劍拔弩長的熱戰,都會使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感到恐懼、無助、孤獨、惶惑、無所適從。其思想、學習、性格甚至健康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說,離婚對不幸家庭的父母本人可能是一種解脫,但對這個家庭的孩子卻可能是一種災難,可能給孩子一生帶來精神創傷,還可能成為孩子犯罪的誘因。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他們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往往情緒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這種心態如不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變態,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展。一位心理學家說:“父母離婚會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有的孩子誰也不相信了,甚至也不自信;有的孩子遠離人群,成為孤雁一只;有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歸宿,逐步陷入**集團,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人的解除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