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情況下轉移詐騙資金是否需要判刑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移詐騙資金的,一般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一般要在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情況才會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條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窩藏”及“轉移”的認定
何謂“窩藏”?最高人民法院認為:“窩藏是指接受上游犯罪行為人的委托藏匿和保管犯罪所得,使司法機關不能或難以發現犯罪所得的行為。開始不知道是犯罪所得而加以受領,后來在保管過程中知道了是犯罪所得,卻繼續為保管的行為,也是窩藏。窩藏是一種典型的隱瞞,是以作為的方式來實現對犯罪所得的隱瞞,單純的知情不舉不能認定為窩藏。
何謂“轉移”?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轉移是指改變贓物存放地的行為。從空間位置上看,轉移贓物包括從上游犯罪既遂后的隱藏地向窩贓地的轉移以及從一個窩贓地向另一個窩贓地的轉移。行為人可以自己轉移,也可以同上游犯罪行為人一起轉移,還可以通過指揮毫不知情的第三人搬運、轉移。對行為人而言,不論其轉移贓物是否有償,轉移的距離遠近如何,以及行為人在轉移過程中是否緊隨贓物,這些因素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在同一房間內轉移,也可能因妨害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而屬于本罪所指的轉移,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行為妨害司法的本質,而不是物理上的距離間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處罰:
(一)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
(二)一年內曾因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又實施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行為的;
(三)掩飾、隱瞞的犯罪所得系電力設備、交通設施、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軍事設施或者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
(四)掩飾、隱瞞行為致使上游犯罪無法及時查處,并造成公私財物損失無法挽回的;
(五)實施其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行為,妨害司法機關對上游犯罪進行追究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并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司法解釋對掩飾、隱瞞涉及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計算機信息系統控制權的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行為構成犯罪已有規定的,審理此類案件依照該規定。
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解釋》,明知是非法狩獵的野生動物而收購,數量達到五十只以上的,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定罪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知情情況下轉移詐騙資金是否需要判刑”問題進行的解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移詐騙資金的,一般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一般要在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情況才會定罪。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