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調換存折取得存款行為人構成詐騙罪還是盜竊罪
一、偷偷調換存折取得存款
張某和李某預謀后決定以做廣告牌為名騙錢。11月23日,張某和李某找到A市的劉某,謊稱讓劉某做廣告牌,將劉某騙至B縣,又以驗資為借口,讓劉某在B縣的一家郵政儲蓄所開設一個賬戶,后趁劉某不備,將事先以劉某之名在該郵政儲蓄所開辦的一份存折與劉某剛開辦的存折進行了調換。11月27日,劉某發現自己存入所持存折上的2萬元現金被盜。2008年2月29日,張某和李某因涉嫌詐騙犯罪被依法逮捕。
二、行為人構成詐騙罪還是盜竊罪
本文認為,張某和李某以做廣告牌為名,采取調換存折的方法秘密竊取劉某的財物,其二人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因為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情況下,成立詐騙罪(既遂)在客觀上表現為一個特定的行為發展過程: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也即,在成立詐騙罪這個因果鏈條上,欺詐行為是起因,錯誤認識不僅是連接欺詐行為與處分行為的中介,也是行為人騙取財產行為能否得逞的關鍵。如果行為人的欺詐行為不足以使被害人對事實真相產生誤解,被害人就不會做出對自己有害卻對行為人有益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可見,成立詐騙罪,必須要求被害人基于行為人的欺詐行為對事實真相產生錯誤認識,從而出于真實的內心意思而自愿處分財產。而盜竊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竊取是指以非暴力脅迫手段,違反財物占有人意志,將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竊取行為具有如下特征:
1、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不讓人知曉的故意;
2、行為人實施的是不讓人知曉的行為;
3、竊取行為主要是針對財產所有人或持有人而言;
4、竊取行為主要是針對實行行為而言;
5、竊取行為在客觀方面還表現為獲取財產時未使用暴力,且未經財產所有人或持有人同意或交付。
如果是行為人采取欺詐手段,使財產所有人因受蒙蔽而自愿通過處分行為將財物交付給行為人,也不是盜竊,而是詐騙。由此可以看出,財產損失是否是被害人處分財產的行為所導致,是區分詐騙罪和盜竊罪的關鍵,即行為人違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財產的犯罪,屬于盜竊罪;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犯罪,屬于詐騙罪。也即,區分詐騙罪和盜竊罪的標準,并不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欺騙行為進而取得了財產就成立詐騙罪,因為盜竊犯也可能實施欺騙行為。
本案中,張某和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做廣告牌的方法騙取劉某的信任,并在劉某不防備的情況下調換存折,而劉某實際上并沒有將2萬元現金的支配、控制權交給張某和李某,因為此時劉某以為在郵政儲蓄所開戶的存折及密碼由自己掌握,并不知道他手中的存折已經是被張某和李某秘密調包后的同名存折,且另有密碼。同時,張某和李某攜帶掉包后的存折完成取錢這個過程,也并不是劉某受蒙蔽而自愿交出。由此說明,雖然本案張某和李某設立了做廣告牌的騙局,但僅僅是為秘密調換存折做鋪墊,他們最終達到非法占有劉某財物的目的,是通過竊取這一關鍵環節實現的。也就是說,張某和李某虛構事實,在劉某不察覺的情況下秘密調換存折,從形式上看雖然是詐騙的方法,但采取的卻是秘密竊取的手段獲取錢款,也即,張某和李某非法取得的2萬元現金是違反劉某意志的。所以,張某和李某的行為應定盜竊罪而不是詐騙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偷偷調換存折取得存款行為人構成什么罪”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例的分析,偷偷調換他人的存折取得他人存款的,行為人構成的是盜竊罪。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