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為人變相吸收存款后潛逃
陳某、程某自1998年至2000年以開瓷磚店需要資金周轉為借口,并以辦沙石廠購買汽車為由,以2分至5分的高額月息為誘餌,非法向社會公眾吸儲資金計人民幣8萬元。2001年,陳某、程某又以到江蘇徐州承建高速公路能賺幾百萬元,以成立非法的“程某實業有限公司”為幌子,采用高額月息和短期借款高額回報,吸儲資金計人民幣108.8萬元。通過以上方法,陳某、程某共非法募集資金達116.8萬元,受騙群眾達20多人。2001年5月初,被害人多次向陳某、程某追討借款未果。爾后,向公安機關報案,陳某、程某先后將瓷磚店、沙石廠、汽車賣掉。8月13日,陳某攜帶現金10萬元外逃。8月16日程某外逃。案發后,經被害人追討和公安機關追繳,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96922元。陳某歸案后,拒不如實交待集資款的去向。
二、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非法集資的方法詐騙他人的資金,數額較大的行為。二者都是金融領域的犯罪。從形式上看,兩者都是被害人主動將錢款交到行為人手中,都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司法實踐中兩者極易混淆。本文認為因此以下幾方面討論:
(一)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該目的是區別認定其他非法集資犯罪、一般集資違法行為與集資詐騙罪的關鍵之一。目的是人的一種內部心理活動,具有主觀性,但這種主觀性并不意味著否定目的內容的客觀性。客觀上具有較大數額的集資款不能歸還是認定集資詐騙罪的要素之一,但不是在客觀上給集資者造成損失,無法返還集資款的就必然能夠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對“非法占有”的主觀目的認定還要結合考察行為人不能歸還的具體原因,行為人是否體現出侵犯他人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等。在本案中,陳某、程某對于非法集資的116.8萬元中有996922元屬于客觀上無法歸還的部分,其無法歸還是由于陳某、程某并未利用集資款從事實際的經營活動,其返還是采用后筆集資款兌付前集資款的手段,是引誘更多的受騙者的一種手段,因此并不影響對陳某、程某詐騙行為的“非法占有”的認定;當然返還部分的數額應當在定罪量刑時予以扣除。
(二)在集資中是否使用詐騙的手段,即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式,行為人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或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騙取他人信任,取得資金。本案中被告人陳某、程某以承建高速公路能賺幾百萬元為幌子,制造假象,以高利率、短期借款高額回報等手段引誘他人上當,吸收公眾資金,并以后筆集資款償還前筆集資款的本息,實際上并無任何經營活動,最終造成巨額的資金無力歸還,應認定為詐騙行為。
(三)行為人在履行集資承諾中的能力和誠意。正當的集資行為當事人對集資中的承諾有實際的經營作依托,行為人具有完全或部分的履行能力,在集資后為履行承諾進行實際的能力;而集資詐騙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承諾的誠意,通常在客觀上也表現為沒有實際的履行行為。本案中被告人陳某、程某的行為即屬于后者。
(四)考察行為人違約后的態度。正當的集資行為即使在發生糾紛、承諾未能兌現之后,集資人也能積極采取措施補救,不會故意逃避責任;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通常沒有誠意設法解決,有的甚至攜款潛逃。如本案被告人陳某、程某潛逃外地,逃避還款,表現出相當的主觀惡意。
綜合上面的介紹,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會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行為人變相吸收存款后潛逃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