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被害人可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賠償
可以。共同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將他們作為共同侵權人起訴,就使他們能夠承擔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受到應當受到的民事法律制裁。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合同詐騙罪由哪些要件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誠實信用的市場經濟秩序和合同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在簽訂或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
這里的虛構事實指行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害人信任,其表現形式主要為:假冒訂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盜竊、騙取、偽造、變造簽訂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書、制造“合法身份”、“履行能力”的假相;虛構不存在的基本事實;虛構不存在的合同標的,等等。
隱瞞事實真相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掩蓋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隱瞞自己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實,隱瞞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隱瞞合同中自己有義務告知對方的其他事實
其表現形式有如下五種: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四)、主觀要件
合同詐騙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實踐中,在本罪的主觀方面應注意到:間接故意和過失行為不構成本罪。
通過律霸網小編回答了關于合同詐騙罪被害人的問題,相信你對這方面內容有了新的認識。在合同詐騙中,經過追繳、退賠仍不能彌補被害人損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但這就不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了。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電路有問題誰擔責
2021-02-01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1-21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