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與合同違約有哪些區別
1、行為人在主觀目的上是不同的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規定,合同詐騙罪的構成關鍵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合同糾紛中,是沒有這一要件的,合同詐騙的最后目的就是為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占有后的財產轉為他用或者自己揮霍,其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思。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并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只是在履行合同義務的過程中,由于外在的因素致使合同無法正常履行,比如資金周轉困難,購買的材料不能及時到位等等,客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所以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二者在主觀方面的主要區別。
2、兩者客觀構成不同
合同詐騙罪在客觀表現方面,是以隱瞞真相,虛構事實為要件,如冒用他人身份、偽造變造票據,開設空殼公司等等。在簽訂合同時,合同上所列的設備條件等,行為人是根本沒有的,這些只是欺騙當事人的,為的是讓對方在合同上簽字。在合同糾紛中,行為人不必冒用他人的身份或條件來欺騙對方,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行為人會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條件,雖然也有欺詐的行為,但較合同詐騙輕微的多。例如:某煤炭貿易公司在沒有落實上游資源的情況下,為了營利即與人訂立了煤炭買賣合同,在收到預付款之后,多方查找上游資源,仍未落實,但表示愿意償還貨款,并承擔違約責任。此案中,行為人雖在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與他人簽訂了煤炭買賣合同,但從整個過程來看,主觀上并沒有詐騙的目的,因此,不能認定為詐騙,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3、行為人履行合同的態度不同
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因為其根本不具備履行能力,只是單一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一旦非法占有了他人財產,便會銷聲匿跡或者以任何理由推脫不履行合同,更不會歸還財產或賠償對方那個損失。合同糾紛當事人一般都會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職責,并且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履行誠意和積極性,一旦給對方造成損失,當事人會愿意承擔責任并賠償損失。
看完本文的內容介紹之后都清楚了吧,合同詐騙涉及到的是刑事犯罪,而合同違約則涉及的民事賠償問題,兩者屬于不同類型。在現實中想要區分開來,首先要看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在看客觀方面以及后續行動。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
2021-02-02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