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改變用途致不能還款是否構成貸款詐騙罪
改變用途致不能還款,不構成貸款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構成貸款詐騙罪的行為有哪些
行為人詐騙貸款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為支持生產,鼓勵出口,使有限的資金增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有時也要根據經濟合同發放貸款,有些犯罪分子偽造或使用虛假的出口合同或者其他短期內產比很好效益的經濟合同,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所謂證明文件是指擔保函、存款證明等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所需要的文件。如某公司通過銀行內部的工作人員開出了一張虛假的存款證明,并以此向另一銀行貸款幾百萬元。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騙取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這里的產權證明,是指能夠證明行為人對房屋等不動產或者汽車、貨幣、可隨時兌付的票據等動產具有所有權的一切文件。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這出的“其他方法”是指偽造單位公章、印鑒騙貸的;以假貨幣為抵押騙貸的;先借貸后采用欺詐手段拒不還貸的等情況。本項規定的精神是不論行為人以何種方法詐騙貸款都要依本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貸款的時候雙方要是約定了貸款的用途,就應該要按照相關的用途來使用這筆貸款,不然的話事后不能按時還款被對方追究責任就很麻煩了。關于貸款改變用途致不能還款情況是否屬于犯罪,當事人可以通過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與醫療意外的界限是什么
2020-12-13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