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和侵占罪的最根本區別
1、財物交付的原因不同,這是二者的關鍵區別。詐騙類罪是被害人在行為人的欺騙下形式上自愿地將財物交與行為人,即行為人對他人財物的支配及欺詐之果;而侵占罪則是被害人基于委托、信任等原因完全自愿地將財物交與行為人支配,并非行為人欺騙所致。
2、危害行為不同。詐騙類罪的危害行為是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侵占罪則是非法占有、拒不退還。
3、財物交付與犯意產生的時間關系不同,詐騙類罪被害人將財物交與行為人是在行為人產生犯意之后;侵占罪則是在犯意產生之前。
詐騙罪與侵占罪都是侵犯財產罪,兩罪有很多相同之處。詐騙罪與侵占罪主要區別在于行為方式、行為對象的不同。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代為保管等的基于合法占有的他人財物、他人的遺忘物或埋藏物,在實施侵占行為的時候,財物已經處于行為人的占有和控制之下。
詐騙罪中被騙的財物雖然可能是在詐騙行為實施以前就被行為人所占有,但非法獲取財物的方式卻表現為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這與侵占罪有顯著的不同。區分侵占罪與詐騙罪的界限,一般并不困難,其最主要的區別是,在他人的財物向行為人控制之下轉移的過程不同。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他人受蒙蔽,從而“自愿地”將財物交給行為人或者行為人指定的第三人,而侵占罪則是所有人將財物交給行為人完全出于其對行為人的信任,而不是行為人以種種手段積極地迷惑、蒙蔽所有人,使其對行為人的真實意圖產生誤解,而將財物交給行為人。
因此,在所有人不是因受行為人欺騙而自愿將財物委托給行為人之后,即使行為人為了將其非法占為己有而編造虛假借口欺騙所有人,例如,謊稱代為保管的財物被盜、被搶,拒不退還,仍構成侵占罪,而不是詐騙罪。反之,行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虛構事實蒙蔽或誘騙所有人,使其將財物的控制權交給行為人,則應以詐騙罪論處。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詐騙罪和侵占罪在財務的交付原因上是不同的,這是兩者最關鍵的區別,并且危害程度也不一樣,通常財務交付與侵害行為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兩者都是侵犯財產權,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停、霸占車位,交警部門聯合執法整治,有何法律規定
2020-12-19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