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貸款網出現詐騙行為
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1)貸款后攜帶貸款潛逃的;
(2)未將貸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揮霍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3)使用貸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4)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于高風險的經濟活動,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5)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改變貸款用途,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6)提供虛假的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等等情形。
貸款詐騙與貸款糾紛怎樣區分
所謂貸款糾紛,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與貸款人之間,在簽訂、履行借款合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糾紛。從理論上講,貸款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一般的借貸糾紛中的借款人并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因此,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成為區分二者的關鍵。一般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加以區別:
1、看貸款關系是否正常、合法,借款人實際使用貸款的用途是否正當;
2、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后是否將貸款用于借貸合同所規定的用途;
3、看發生到期不還的原因;
4、當發生到期不還的結果時,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有無履約能力;
5、看行為人在貸款到期后是否作出經濟償還的努力。
如果借款人實際使用貸款的用途正當,符合借貸合同的規定,行為人當時具有履約的能力,貸款到期未還只是由于市場行情發生變化或其他意外事件、不可抗力,而且借款人盡了償還努力的,應視為正常的借貸關系,發生的糾紛屬于一般的民事借貸糾紛,不應因此認定行為人構成貸款詐騙罪。
如果申請貸款當時,行為人根本無履約能力,則存在欺詐的可能。但行為人當時有部分履約能力,在取得貸款后積極采取措施作出履行,但最終未能償還貸款的,一般不能以貸款詐騙罪論處。如果貸款到期后行為人只是口頭上承認借款事實但并未有任何積極籌備償還的努力的,則不能排除其詐騙的可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實施了貸款詐騙行為的,不一定就會構成貸款詐騙犯罪,此時還要看實際的行為是否達到了犯罪的標準,要是沒有達到,那么僅僅屬于違法行為,不能算作犯罪。而構成此罪的,肯定就要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表是怎樣的
2020-12-04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