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超過多少人構成詐騙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民間借貸如果不存在欺詐行為的,無論多少人都不會構成詐騙,如果通過欺騙、欺詐等行為進行借貸的,數額達到3000的,就會構成詐騙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民間借貸糾紛處理辦法
1、人民法院審查借貸糾紛案件的起訴時,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否則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2、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護。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上述規定計息。
3、根據合同法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借款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4、根據民法通則,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貸款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5、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因借款而獲得的非法所得予以收繳。
6、根據擔保法,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的且在保證人欄目內簽字、蓋章的或注明是保證人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7、行為人以借款人的名義出具的借據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認,行為人又不能證明的,由行為人承擔還款責任。
8、合伙經營期間,個人以合伙組織的名義借款,用于合伙經營的,由合伙人共同償還;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于合伙經營的,由借款人償還。
9、對債務人有可能轉移、變賣、隱匿與案件有關的財產的,法院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責令提供擔保等財產保全措施。被保全的財產為生產資料的,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財產保全根據被保全財產的性質采用妥善的方式,盡可能減少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避免造成財產損失。
10、為延長訴訟時效可以用郵政“特快專遞”不斷寄送追款函,郵件回執單必須明確注明寄送的內容,如“要求還款1萬元的函”、“要求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函”,也可以電話催款并錄音。
11、行為人以借款人的名義出具的借據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認,行為人又不能證明的,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如借款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
12、合伙經營期間,個人以合伙組織的名義借款,用于合伙經營的,由合伙人共同償還;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于合伙經營的,由借款人償還。
13、訴訟時效問題。需要注意: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權人可以隨時提出還款主張,不受兩年訴訟時效的限制,但提出還款主張后兩年內沒有繼續主張的,視為超過訴訟時效,法律不予支持。
14、超過兩年訴訟時效后,借款人答應還款后又不承認的,法院判決借款人繼續履行還款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民間借貸如果不存在欺詐行為的,無論多少人都不會構成詐騙,如果通過欺騙、欺詐等行為進行借貸的,數額達到3000的,就會構成詐騙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員工要掏錢嗎
2020-11-13政府未獲批準先征收土地如何處置
2020-12-20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女人出軌男人打死不離婚,女方如何起訴離婚
2021-02-19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