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社會危害很大,我國在打擊毒品犯罪上面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在刑法中關于毒品犯罪的罪名也不少,其中就包括運輸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盡管兩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本質是不一樣的。那么運輸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區別是什么?下面我們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運輸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區別是什么?
我國《刑法》對運輸毒品罪與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規定均屬于簡單罪狀,對兩罪之間具體區分的規定散見于其他司法解釋及會議紀要、指導意見中。由于運輸毒品罪中運輸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達五十克以上,法定最高刑為死刑,而非法持有毒品罪中非法持有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所謂“持有”,是指占有、攜有、藏有或者其他方式持有毒品的行為。所謂“運輸”,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攜帶、郵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運送毒品的行為。可見,非法持有毒品罪與運輸毒品罪實際上存在一般和特殊的關系,運輸毒品罪在客觀上必然表現為非法持有毒品的行為,因此兩罪存在一定的競合關系。
兩罪的區別主要在于:從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法目的來看,其是一種補漏之罪,立法者主要是為了防止那些持有毒品行為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窩藏毒品犯罪有關的人,因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而逃避處罰。
二、運輸毒品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行為人進行運輸毒品的行為。
2、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根據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販賣毒品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對于運輸毒品犯罪,只有達到十六周歲才負刑事責任。對于被利用、教唆、脅迫參加運輸毒品犯罪活動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3、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運輸,過失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實施了運輸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沒有要求構成本罪必須以營利為目的。
綜上所述,運輸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對非法持有毒品進行問責,就是防止那些不構成運輸毒品等犯罪的人逃避懲罰。可以說,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是一種補充。在具體量刑上面,非法持有毒品的最高刑期是無期徒刑。而運輸毒品則要嚴重的多,犯罪分子最高可以被處以死刑。
非法持有毒品罪刑事判決書
最新毒品犯罪死刑標準
販賣毒品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農村征地拆遷時,各級政府的只能是什么
2020-12-16男方把戶口遷到女方家拆遷所得的人頭錢可不可以要回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