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販賣毒品判罰是什么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條中的規定可以知道,因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犯本節規定之罪的,從重處罰。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量刑指導意見相關規定,毒品犯罪的再犯在量刑時,其基準刑可在原先基礎上上浮10%-30%。
二、販毒有可能判緩刑嗎
緩刑的適用條件:
1、緩刑適用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超過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們的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不適宜放在社會上執行,所以不能適用緩刑。
2、適用緩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犯罪情節比較輕微,悔罪表現比較好,放在社會上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3、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累犯不能適用緩刑。
由此可見,情節一般沒有嚴重情節可以判處緩刑。
三、未成年人販毒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第347條規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并予以刑事處罰。情節嚴重的,處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未成年人犯罪在當前的刑事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還處在發育期,他們既有容易被引誘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因此,我國刑法在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罰的規定上,與對待成年人犯罪有著明顯的區別。不滿14周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達到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為的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負刑事責任。故《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次販毒意味著屬于毒品犯罪的再犯,根據我國對毒品犯罪再犯的量刑原則規定,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對再犯加重處罰,通常就是其基準刑可在原先基礎上上浮10%-30%。至于我國對販毒罪的處罰,主要分為四檔,分別是三年以下、三年至七年、七年至十五年、十五年至無期、死刑。
販毒多少克可能被判死刑?
販毒罪定罪證據如何認定
販毒案件中毒品的數量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偵查期間聘請律師的時間及權利是什么
2021-02-25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