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的處分權包括哪些
(1)轉讓權:指專利權人將其獲得的專利權轉讓給他人的權利
A、專利權只能作為一個整體轉讓。根據“一申請一發明”原則,每項專利只涉及一項發明創造,因此專利權人不能將其專利權分割轉讓。
B、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
C、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
D、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專利申請權也可以轉讓,同樣適用專利權轉讓的相關規定。
(2)質押,專利權可以出質用以擔保債權。——擔保物權
(3)出資。作為知識產權專利權可以用作設立公司、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出資。公司法,同樣適用專利權轉讓的相關規定。
(4)拋棄專利權
A、以書面形式向專利局表示放棄其專利權的,專利局可以注銷專利。
B、不按規定交納專利費的,視為放棄專利權。
知識產權使用權符合出資條件
《公司法》關于非貨幣出資,規定應該是“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主張僅能以所有權出資者,大概是為《公司法》規定之“轉讓”字樣所局限,以為僅“所有權”可以談及轉讓,因我國《商標法》、《專利法》的措辭嚴格區分了注冊商標、專利權的“轉讓”和許可使用,也即《商標法》、《專利法》中所稱“轉讓”僅指所有權的轉讓,不包括“使用權”的轉讓。
然而,我國《合同法》規定,“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可見我國有些法律關于技術“轉讓”的標的,并非僅限于所有權,還包括申請權、使用權的轉讓。《公司法》沒有明確“轉讓”含義,而知識產權使用權可估價,可由他人實施,可以采用轉讓一說,符合該出資條件。
首先是財產轉移手續可操作。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公司法》規定“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也規定“應當提交已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證明文件。”有人質疑以專利使用權出資如何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對此,我國《商標法》、《專利法》分別規定:注冊商標、專利權“轉讓或因其它事由轉移”的,須經核準或登記并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權,自登記之日起享有專利權;許可他人使用的,應當將許可合同備案。我國《著作權法》亦規定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轉讓合同可以向有關部門備案,但非必須備案。對非專利技術等其它知識產權的轉讓和許可使用,我國法律沒有登記、核準或備案的要求。
由此可見,只是產權使用權出資的方式,除了上述,沒有特別規定的轉移手續,因此根據有關法律原則,相關知識產權在約定的時間或“交付”時轉移,無需辦理特別的財產權轉移手續。
其次是最高院解釋認可技術使用權出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當事人以技術成果向企業出資但未明確約定權屬,?接受出資的企業主張該技術成果歸其享有的,?人民法院一般應當予以支持,但是該技術成果價值與該技術成果所占出資額比例明顯不合理損害出資人利益的除外”。由此可見,司法實務上是認可技術使用權出資的。盡管最高院尚未對商標權、著作權等出資作出類似解釋,但從上述出資要求分析來看,可以推斷司法實踐中可能采用技術使用權出資的類似認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知識產權的處分權包括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知識產權的處分權有很多內容包括轉讓權、質押權、出資權、拋棄專利權等,知識產權人可以依據具體情況行使這些權利。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2020年法律援助中心的最新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22醉駕致人死亡處罰
2020-11-12遲延履行簡介
2021-01-01企業拆遷詳細流程是什么
2020-11-15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