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賠償的后置原則的適用情況是怎樣的?
刑事賠償的后置原則主要適用于確定賠償的義務機關,《國家賠償法》第15條規定,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人身權利造成損害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對其在履職外侵犯人身權,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死亡的,應由個人承擔賠償責任和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具體可以作以下理解:
1、“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作出拘留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2、“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而不是公安與檢察院一起賠償。
3、“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而不是檢察院與法院一起賠償,都是后位機關來賠償的。
二、刑事賠償義務機關后置原則是什么
1、違反《刑事訴訟法》有關拘留、逮捕的基本條件和程序要求,對不符合拘留、逮捕條件的人予以拘留、逮捕或其程序不合法,最終被公安機關作出存疑撤案或檢察機關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的,違法作出拘留的公安機關,違法作出逮捕決定的檢察機關應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2、違反《刑事訴訟法》有關羈押期限和延長羈押期限規定,造成被羈押人被超期羈押,最終作為存疑無罪處理的,對于超期羈押的時間應分段,按照誰違法誰承擔的原則,由公、檢、法機關分別對各自造成的超期羈押時間承擔相應的刑事賠償責任。
2、因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項規定的起訴條件,被法院作出的證據不足、指控犯罪不成立的無罪判決的,公訴機關應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4、因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62條1項有罪判決的條件,證據不足,被二審法院改判無罪的案件,應由公訴機關和一審法院共同承擔刑事賠償責任;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改判無罪的案件,原審法院應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上述四種情況,由于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或是違反法定程序、或是違反法定條件,按《國家賠償法》的刑事賠償歸責原則,應由違法機關承擔刑事賠償責。對疑罪從無的當事人予以賠償,使國家賠償的“違法歸責”原則和“無罪賠償”原則得到有機的統一和貫徹。這能有力促進和制約公、檢、法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嚴格依法辦事,正確行使職權,減少超期羈押和冤、假、錯案,對在規定的期限內難以證實或定罪的嫌疑人及時變更強制措施,依法作出撤案或不起訴決定,以防侵權行為的延續和侵權后果的擴大,從而杜絕刑事賠償的過多發生。
刑事賠償案件中,并不是所有的賠償責任都是由國家機關來承擔,對于受害者提出刑事賠償的請求之后,一般是需要舉證國家機關的具體過錯的,若是導致該過錯發生的職員,并不能證明這是工作的原因需要行使的行為,那么賠償責任就是司法職員來承擔了。
申請刑事賠償的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刑事賠償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被侵權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0-11-20因民事糾紛打架致人輕傷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1-01-16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