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要是打官司的話那么會涉及到訴訟費的交納、律師費的支付以及其他雜費的支付。而今天說的打官司的費用,主要是為大家介紹其中的訴訟費用,因為這是必須要交納的。究竟這個打官司的訴訟費怎么算?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打官司需要交納必要的訴訟費用。如果您確實無力交納,而您的合法權益又急需得到法律的保護時,您可以向法院申請減免訴訟費用。下面,聚法律師團向您介紹有關訴訟費用的一些問題。
(一)訴訟費用的種類
訴訟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申請費和其他訴訟費用三種。
案件受理費是指法院決定受理案件時,起訴方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向法院交納的費用。
案件受理費又可分為財產案件受理費和非財產案件受理費。
(1)財產案件受理費
如果您打的是債務、合同糾紛等因財產爭議而引起的民事官司,那么,應該按照爭議財產數額的一定比例交納訴訟費。訴訟費的交納,法律有著嚴格的規定和相應的計算公式,這里,向您介紹一種速算公式。
速算方法:
1千元以下 ×50元/件
1千元--5萬元 ×0.04+10元
5萬元--10萬元 ×0,03+510元
10萬元--20萬元 ×0.02+1510元
20萬元--50萬元 ×0.015+2510元
50萬元--100萬元 ×0.01+5010元
100萬元以上 ×0.005+10010元
例如:您打的是債務官司,張三向您借了15萬元,您告他還錢,您需要預交的訴訟費是:
150000×0.02+1510=4510元
(2)非財產案件受理費
有很多官司是不涉及財產爭議的,比如:收養、侵犯名譽權案件等,這類案件的受理費,是按照一定幅度,按作交納的,具體收費辦法是: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10元至50元,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總額不超過1萬元的,不另收費,超過1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榮譽權的案件,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
3、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準交納。
4、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納30元;專利行政案件及商標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0元。
5、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30元至50元。
6、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10元至50元。
(3)申請費
申請費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措施,按規定交納的費用。
申請財產保全,交納費用速算方法如下:
1千元以下 30元/件
1千元--10萬元月 ×0.01+20元
10萬元以上 ×0.005+520元
(4)其他訴訟費用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訴訟費用,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實際支出的應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主要包括:
1、勘驗費、鑒定費、公告費、翻譯費;
2、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助費;
3、人民法院執行過程中實際支出的費用。
(二)訴訟費用的預交
如果您是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原告,您在接到法院交納訴訟費用通知次日起7日內,必須交納訴訟費。官司打完了,到底由誰交錢,法院會給您一個明確的說法。如果您執意不按照規定如期交納訴訟費,法院將按撤訴處理,您的案件將不能得到繼續審理。同樣,上訴案件的受理費,由上訴人預交,雙方均上訴的,由雙方當事人分別預交。申請費由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預交。
其他訴訟費用,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預交的金額和方式。
對于不同類型的案件,法律規定的訴訟費是不同的,這點需要各位明確。另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訴訟費是減半收取的。并且,并不是一開始交納訴訟費的一方,最后就該其承擔訴訟費。通常情況下法院會在最后判決的時候說明訴訟費用由誰承擔。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打官司注意事項包括哪些 ?
打官司訴狀怎么寫
打官司請律師有什么注意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拆遷中的以租代征和土地流轉怎么區別
2020-12-24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委托書
2021-02-10婚前房屋在婚后拆遷補償房屋屬共同財產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