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刑事案件后,公安機關會介入調查,確定好犯罪嫌疑人后,公安機關會對其采取強制措施,包括拘留、監視居住和逮捕等。如果經過調查,犯罪嫌疑人沒有作案動機的話,應該將其釋放。在這方面,刑事訴訟法有明文規定。那么刑訴法釋放的條款都有哪些?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吧。
一、刑訴法釋放的條款都有哪些?
1、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2、第九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3、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4、第九十六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5、第一百七十四條 不起訴的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并且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
二、刑事訴訟強制措施有哪些?
1、拘傳
在刑事訴訟中,拘傳適用于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常情況下拘傳適用與經過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傳喚并非拘傳的必經程序。公安司法機關可不經傳喚而直接使用拘傳;通常根據案件的情況,有必要時即可適用。
2、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適用對象是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拘留
適用對象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只有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拘留的決定權。拘留的執行權僅僅屬于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
4、逮捕
是指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罪犯嫌疑人實施的。證明罪犯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有查證屬實的。或者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 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必要逮捕的。
從中不難看出,公安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后,應該在24小時內完成訊問,發現有不當情況后,應該立即釋放。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經被逮捕,需要釋放的,則要經過檢察院批準才行。而在起訴環節,檢察院決定不予起訴時,應該將在押的不起訴人釋放。
刑事拘留37天取保候審可以嗎
刑事拘留適用于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婚以后再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8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