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國,各項法律法規的存在,并不是說要具體的實行,或者對人民進行懲罰才可以,法律存在的目的還是要為了穩定社會的安定團結,并不愿意看到大家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觸犯我國的法規。在某些情況下當事人在提起訴訟以后也是可以進行和解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新刑訴法全文輕傷和解的規定是什么?
一、新刑訴法全文輕傷和解的規定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二、適和解的案件有哪些?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2、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三、輕傷的鑒定
1、本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 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依據。
2、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 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3、鑒定損傷程度, 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害及后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后引起的并發癥和后遺癥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4、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 也可以由司法機關聘請或者委托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鑒定人有權了解案情、調閱案卷、病歷和勘驗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鑒定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應用科學的檢測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
可以看出,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從輕處理的建議。如果雙方當事人已經進行了和解,并且所涉及的刑事案件是犯罪性質較輕的,那么雙方也是可以進行和解的。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