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社會不特定公眾的犯罪熱情,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相關的刑事法律規范,這些法規的制定使人們的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從法律條文上理解,不同的具體的條文所規定的內容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的,今天律霸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刑訴法第75條對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的規定。
一、刑訴法第75條對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的規定
第七十五條 【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對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
針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被羈押的問題,為更好地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利,法律賦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委托的人有要求司法機關變更強制措施的權利。根據本條規定,對于公檢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都有權要求解除。司法機關經審查確認超期的,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應當予以釋放。如果需要繼續查證、審理,可以變逮捕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對于取保候審超過十二個月或者監視居住超過六個月的,應當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傳喚超過十二小時的,也應立即停止。
二、解除強制措施的條件
刑事強制措施是國家為了保障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而授權刑事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
強制措施的解除,是指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后,因發生了法定事由,沒有必要繼續適用強制措施而決定予以撤銷的訴訟行為。
一般情況下,解除強制措施都是因為強制措施的時間超過了法定期限或者,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應當解除強制措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是為了使公民的權益得到保障,防止司法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無期限的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等,若厲害關系人發現司法機關已經超期采取強制性措施的,可以按照既定法律的規定,得到國家賠償。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