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多項法律規范,對司法機關的審判原則、程序等最出了概括性的規定。但盡管如此,依舊存在著一審結果失真的情形,經相關厲害關系人申請,司法機關需要對案件進行二審,你是否知道刑事訴訟法再審的條件是如何規定的?
一、什么是刑事訴訟的再審程序?
刑事再審程序,又稱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并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訴訟程序。
二、刑事訴訟再審的條件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也可以啟動再審程序。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各級法院、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相關案件的厲害關系人才能向司法機關提出二審的請求,否則即使提出,也是不會被受理的。需要注意的是,二審的提出對象是受到限制的,在二審時,相關司法機關必須履行監督的職權。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保與合同一起才算工齡嗎
2021-03-05沒交物業費,物業可以停水停電嗎
2020-12-16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