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為人民當家作主,以一切破壞個人財產的行為作斗爭。若遇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為自己維權。那么的原則是什么?
一、刑事訴訟法的定義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二、刑事訴訟法中公開審判的原則是什么
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的過程和判決的宣告,都公開進行,允許公民旁聽,允許新聞界依法公開采訪、公開報道。
不公開審理,就是法院開庭審理案件的過程,不向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外的公民公開,不向社會公開,不允許新聞界采訪、報道。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2條的規定,只有下列三類案件不公開審理: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有關公民個人隱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的處理在實踐中是以審理時被告人的年齡為準。即:對審理時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審理時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貫徹審判公開原則的重要標志:對于依法應當公開審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前,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間,采取適當方式、方法向社會公布將要審理的案件的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及開庭的時間和地點。
實行審判公開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可以帶動合議、辯護、回避等各項制度的貫徹執行。
2、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觀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確地處理案件,提高辦案質量。
3、可以密切法院同群眾的關系,增強審判人員的責任感,防止發生違法亂紀現象。
4、可以充分發揮審判的教育作用。
以上就是刑事訴訟法公開宣判的原則是什么的詳細內容,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法院在進行訴訟活動時遵守審判公開原則。沒有特殊原因都是對外公開的,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對于一些特殊案件,比如涉及國家機密,或者是未成年涉嫌犯罪,公開會影響前途等案件,法院不予公開受理。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人事爭議如何解決
2020-11-18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空掛戶能享受戶口所在地的拆遷安置嗎
2021-01-27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高速拆遷的紅線范圍是多少
2020-12-26房屋拆遷會用到哪些法律
2020-12-14征地桂花樹賠償多少錢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