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所以為了審判過程不受語言因素的干擾,就出現了翻譯人員參加訴訟。對于翻譯人員的地位以及作用,我國刑事訴訟法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刑事訴訟法關于翻譯人員的規定。
一、刑事訴訟法關于翻譯人員的規定
(一)訴訟中的翻譯人員
翻譯人員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接受公安司法機關的指派或者聘請,為參與訴訟的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少數民族人員、盲人、聾人、啞人等進行語言、文字或者手勢翻譯的人員。
翻譯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
(1)能夠勝任語言文字翻譯工作,有為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的能力。
(2)應當與案件或者案件當事人無利害關系,否則應當回避。
翻譯人員的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翻譯人員在刑事訴訟中享有以下訴訟權利:
(1)了解與翻譯有關的案件情況。
(2)要求公安司法機關提供與翻譯內容有關的材料。
(3)查閱記載其翻譯內容的筆錄,如果筆錄同實際翻譯內容不符,有權要求修正或補充。
(4)獲得相應的報酬和經濟補償。
翻譯人員在刑事訴訟中應當承擔以下義務:
(1)實事求是,如實進行翻譯,力求準確無誤,不得隱瞞、歪曲或偽造,如果有意弄虛作假,要承擔法律責任。
(2)對于提供翻譯活動所獲知的案件情況和他人的隱私,應當保密。
(二)詢問犯罪嫌疑人的翻譯人員
對于訊問犯罪嫌疑人需要翻譯人員的情況主要有三種:少數民族、聾啞人以及外國人。
對于少數民族需要翻譯人員的規定,可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9條的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p>
對于聾啞人需要翻譯人員的規定,可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119條的規定,“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并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p>
對于外國人的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16條的規定,“對于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庇纱丝蓞⒖嘉覈鴮τ谏贁得褡搴兔@啞人的規定。
綜上所述,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翻譯人員的擔任是有條件的,且翻譯人員的職責是必須如實翻譯并準確表達當事人的語言。另外,為了防止翻譯人員影響案件判決,翻譯人員也適用刑訴法的回避規則。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