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刑事案件,除非是滿足規定的情形外,否則一律都是需要公開審理、公開宣判的。而在刑事案件的處理過程中,涉及到的階段不同,那么此時的程序也就不一樣。其中開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此時刑事案件開庭程序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開庭階段可分為五個階段:
(1)宣告開庭之前,書記員應先查對公訴人、當事人、證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向訴訟參與人及旁聽群眾宣讀法庭規則,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席,并向審判長報告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傳喚當事人到庭,查明當事人的姓名、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住址等,收到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副本的日期以及收到附帶民事訴訟的日期等。
(3)審判長公布案件來源、起訴案由以及是否公開審理,對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包括: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被告人有權自行辯護和依法委托他人辯護;當事人、辯護人可以申請審判長對證人、鑒定人發問或者審判長許可直接發問,當事人和辯護人在法庭審理的過程中,提出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證據,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檢,經審判長允可,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案件事實和有關證據發表意見,并同對方互相辯論;被告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后有最后陳述的權利等。
(5)審判長應分別詢問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請回避,如果當事人、法定申請審判人員、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依照刑訴法有關回避的規定處理;認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當庭駁回,繼續法庭審理。如果申請回避人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后,決定是否繼續法庭審理。同意或者駁回回避申請的決定及復議決定,由審判長宣布,并說明理由。必要時,也可以由院長到庭宣布。
看完了上文之后,大家應該清楚刑事案件開庭程序主要包括了五個階段了吧,具體的內容已經作出了介紹。在對刑事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審判人員、書記員等,如果有符合規定的情形,則此時需要進行回避。在應當回避卻沒有回避的情況下,就會構成程序違法。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年最新搶劫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合同終止醫療有效期多久
2021-03-12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在我國怎么處理非法移民
2021-01-17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如何解決拆遷上訪問題
2021-01-26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