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事類的案件,一般都是需要經過檢察院的批準之后,然后通過檢察院進行起訴,但是對于一些輕微情節的,并且有證據證明的能夠自訴的案件是可以自訴的,否則都是需要檢察院起訴。那么關于刑訴法145條內容規定是怎么樣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45條
分享到:
第一百四十五條 【被害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異議】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被害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異議的規定。
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如果被害人認為被不起訴人的行為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有錯誤,可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做出不起訴決定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為了解決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不服而告狀無門的問題,充分保障被害人的申訴權和起訴權。本法規定,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不起訴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刑訴法145條的內容就涉及到關于被害人不起訴的異議的一個問題,對于含有被害人的案件,如果檢察院認為這個案件沒有必要起訴,并且提交了相關的申請書,證據等,但是被害人還是有異議的,可以進行申訴,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時擔保費由誰承擔
2021-02-18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