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司法機關包括法院,公安機關還有檢查機關,警察,法官以及檢察官都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他們因為自己職位的特殊性,所以更應該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身份,對國家對人民負責。那么關于警察如何適應刑事訴訟法要求是怎么樣的?
一、警察如何適應刑事訴訟法要求
刑訴法的修改對檢察機關的執法理念、執法行為、執法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司法警察作為檢察機關的警務保障,擔負著執行傳喚、拘傳,協助執行其他強制措施、看管犯罪嫌疑人、保障辦案安全的重要職責,司法警察的履職重心正在由被動履行職責向主動提供警務保障轉變,司法警察在辦案過程中的重要性也逐步顯現。通過司法警察的視角來審視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修改,準確地掌握相關的法律規定,研究現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完善司法警察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創新司法警察管理機制,能夠為司法警察提高自身履職能力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司法警察在適應新刑訴訟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執法理念和執法行為有待進一步增強。
在執行看管、提押任務過程中,個別司法警察對違反紀律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簡單、粗暴訓斥的現象時有發生,缺少對犯罪嫌疑人的耐心教育和人文關懷。這一做法是與新刑訴法尊重與保障人權的理念背道而馳的,同時也不利于犯罪嫌疑人主動交代自己所犯罪行。在工作實踐中,還存在著司法警察對強制措施的種類、執行程序和職責權限不夠熟悉并怠于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到檢察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司法警察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
司法警察隊伍的總體狀況與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還存在著專業人才缺乏、法警警力不足、信息化建設薄弱等問題。科技的飛速發展對于法警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包括對于硬件設施的要求,又包括了人員對專業設備掌握、使用的要求,而法警的編制和崗位還停留在較早期的水平,不太適應現在工作的需要。
(三)與業務部門工作銜接、協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
工作中,司法警察與檢察業務部門尤其是自偵部門的信息交流與溝通不足,法警往往處于被動服務的地位。同時,司法警察參與自偵部門案件的深度不夠,在執行拘傳和傳喚任務時,法警往往不了解具體案情,不能對被執行人的人身危險性進行預先評估,缺少完備的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這都是保障辦案安全的重大缺口。
解讀新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本次刑事訴訟法明確將“尊重與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并作出了具體規定,這昭示著我國刑事立法和司法正在朝著更加人性和理性的方向發展。其中涉及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工作的主要內容有:
(一)嚴格強制措施的執行
1、拘留的執行
在工作實踐中,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執行的拘留大致有三種情況:最常見的是本院偵查部門在本院辦案工作區對犯罪嫌疑人做出決定的拘留,二是對紀檢監察部門雙規后移送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決定的拘留,三是通過通緝、網上追逃等方式由公安機關抓獲后移交檢察機關的犯罪嫌疑人的拘留。對于拘留的執行,《刑事訴訟法》第83條第2款規定:“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也規定:“需要對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的,作出拘留決定后,應當立即送達公安機關執行”。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偵查人員在對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后,以正在錄像等多種理由不及時送看守所羈押,而是滯留在辦案工作區,以便在第一時間獲取口供。這種情況不但嚴重違反了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相關規定,也使得犯罪嫌疑人完全處在偵查人員的控制之下,沒有任何外界力量的監督而導致可能發生違反辦案紀律現象。
2、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執行
新刑事訴訟法首次規定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即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的人員,在住處執行監視居住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該指定的居所不能是羈押場所或專門的辦案場所。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即無論是公安機關還是檢察機關決定的監視居住,包括指定居所的監視居住,都應該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的犯罪嫌疑人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作了更為詳盡的規定。第115條第1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核實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為其指定居所后,應當制作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將有關法律文書和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材料,送交監視居住地的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由此可見,一般監視居住措施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只有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情況下“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而無論采取普通監視居住還是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都不能也不應由檢察機關獨立執行。
(二)防止將傳喚、拘傳變為變相羈押
傳喚和拘傳通常是偵查人員前期獲取口供的重要手段,是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前的重要過程,同時也是司法警察在本院辦案工作區內協助辦案人員執行看管和警戒任務的重要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2款規定:“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刑事訴訟規則第八十條和第一百九十五條也作了相同的規定。因此,辦案人員和司法警察在辦案過程中,都應當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不得超過法定時限。
對于此次刑事訴訟法將傳喚、拘傳的時限有條件地延長至24小時,筆者認為應作如下理解:一是從立法目的上看,對該條的修改是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前提下,為提高突破案件、收集和固定證據的能力,針對特定情況適應司法實踐的需要而有條件的延長,但絕不能簡單地認為所有案件都可以延長至24小時,一般案件仍應嚴格遵守12小時的法定時限;二是對于“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應當從嚴掌握,只有同時具備“案情特別重大、復雜”和“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兩個條件,才可以將傳喚、拘傳的時間延長至24小時。否則,應當在12小時內將犯罪嫌疑人釋放或者采取拘留、逮捕等其他強制措施;三是對于“案情特別重大”,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5條作了具體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特別重大賄賂犯罪:①涉嫌賄賂犯罪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犯罪情節惡劣的;②有重大社會影響的;③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只有符合上述規定,才能將傳喚、拘傳的時間延長至24小時。
司法警察適用新刑事訴訟法應當采取的措施
全面落實新刑事訴訟法,需要建立和健全更為科學、規范的司法警察工作制度,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為檢察業務服務的意識,要以法律的規定作為司法警察的工作原則,不能遷就于部門或個案需要而超越法律的規定。同時,司法警察要以為業務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目標,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一)完善制度,嚴格按法律規定履行職責。
對于傳喚、拘傳、拘留、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等措施,細化派警手續,繼續使用“派警令”、“犯罪嫌疑人情況登記表”等并根據派警的具體事項,附“立案決定書”、“拘留證”、“搜查證”等相關法律手續復印件。特別是針對傳喚、拘傳12小時屆滿,符合相應條件需延長至24小時的案件,要有明確而嚴格的審批手續。
(二)加強硬件和軟件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切實按照《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裝備配備暫行規定》配備警用裝備,盡快把視頻監控、電子通訊、計算機網絡等技術運用到安全保障工作中,提高警務工作的科技含量,保證工作的質量;二是根據各地區辦案需要適度增加法警編制和崗位,并加強科技素質培訓,使司法警察有條件、有能力完成好相應工作任務。
(二)注重司法警察提示作用,加強內部監督。
司法警察是檢察機關辦案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除了應當在協助辦案部門辦理案件過程中依法履行職責,還應當建立和加強內部的監督機制,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限向辦案部門發出“司法警察遵守時限提示書”等相關提示文書,從另一個角度發揮司法警察的警務保障作用。
(三)完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73條明確規定: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111條規定:“采取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不得在看守所、拘留所、監獄等羈押、監管場所以及留置室、訊問室等專門的辦案場所、辦公區域執行”。根據上述規定,筆者建議以下幾點:一是由上級檢察機關在本轄區建立符合法律規定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場所,并由上級檢察機關監所檢察部門或其他部門統一管理,辦案單位工作人員具體執行。這樣既有利于節約辦案資源,更有利于按照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措施實施監督;二是對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措施的人員配置原則上應當由辦案人員和司法警察共同組成。從目前檢察機關的實際情況看,無論是辦案人員還是司法警察,單獨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措施看管任務都有一定難度,需要將力量進行整合,才能滿足辦案和看管的需要;三是充分利用醫療救護綠色通道,建立日常職守和緊急救護的雙重醫療保障體系,確保辦案過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身體狀況良好,防止疾病等突發事故,保證辦案工作順利進行。
警察如何適應刑事訴訟法要求是怎么樣的?警察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是打架社會上的不法分子,維護社會正義法治存在的國家工作人員,現實生活中其實也存在很多警察違反法律的規定,對公民實施暴力等行為的,應該依法處以嚴厲的處罰。
?
刑訴法押回再審的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破產股東個人財產有影響嗎
2021-02-05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