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我們國家的法律系統更加完善的運行。要知道刑事訴訟法不予立案法條是什么?刑事訴訟法不予立案法條是在刑事相關的法律中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的。立案過程中,我們要依據不同的情況來判斷這個案件是不是成立,并且確定是不是要立案偵查。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目前,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訴訟終止,僅限于審判階段,表現為終止審理。在審判階段,除上述第1項規定的情形外,對于其他5種情形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刑訴法第15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由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刑事訴訟法不予立案法條是什么?所以立案過程中,我們要依據不同的情況來判斷這個案件是不是成立,并且確定是不是要立案偵查,以此來更好地實踐我國依法治國的方針。維護我們國家的法律系統更加完善的運行。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以文種為標準,行政裁判文書可以劃分哪幾類
2021-02-09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