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制度是非常的健全的,對于各方面的問題都是有著相關的制度規定的。對于案件也是有審判監督的,審判監督程序一般都是說的在案件發生之后的審判流程,是一個再審程序,就是為了防止錯誤發生。對罪犯的處理一般都是按照罪犯提出的申訴來進行的。那么審判監督程序對罪犯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申訴和審判監督程序
對罪犯提出的申訴的處理方式
申訴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主權利,在監獄或者其他場所服刑的罪犯同樣享有申訴權,他們如果對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訴,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重新對案件進行審查處理。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是執行國家刑罰的機關,對于罪犯提出的申訴,應當及時將申訴材料轉請人民檢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進行處理,不能以任何形式和借口阻攔或者扣壓罪犯的申訴,更不能因為罪犯提出了申訴而認為罪犯表現不好,給予處罰。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在執行刑罰過程中,根據罪犯提出的申訴或者其他信息,如果認為判決可能有錯誤,包括無罪判有罪、定性不當、量刑過重過輕的,也應當轉請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認為判決有錯誤要求重新處理的意見或者罪犯的申訴后,應當認真進行審查。經審查人民法院認為執行機關反映的意見正確,罪犯的申訴有理的,應當對案件重新進行審判;人民檢察院認為原判確有錯誤的,應當決定提起抗訴,但是在新判決、裁定沒有作出之前,原判不能停止執行。經審查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正確,申訴無理的,可以駁回申訴,并將審查結果書面通知監獄等執行機關和申訴人。
人民法院對哪些申訴案件應重新審判
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作出的。申訴雖然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有錯誤,要求人民法院進行審查處理的一種請求,但是申訴并不是必然引起人民法院對案件重新進行審判。人民法院只有對各種申訴材料進行認真審查以后,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才能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重新審判。
什么情況屬于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呢?具體包括:
一、有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有錯誤。也就是說,申訴人提供了人民法院在審判時沒有掌握的事實材料,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對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重大情節在認定上發生了錯誤。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包括犯罪事實是否客觀發生過,犯罪行為是否系被告人所為,犯罪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年齡、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現等;一個案件的重大情節包括被告人作案的動機、目的、手段、后果等情節。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或重大情節在認定上發生錯誤,就可能影響對整個案件的判斷,這就需要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等情況。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或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間存在矛盾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引用法律出現錯誤。引用法律錯誤即判決、裁定所引用的法律包括條款、有關司法解釋時出現錯引;定性定罪錯誤,就是判決、裁定混淆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以及一罪與數罪的界限;判刑錯誤就是判處的刑罰超過了法律規定的輕、重限度,如輕罪重判、不應該適用附加刑的適用了附加刑或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未從輕減輕處罰,甚至應當從輕的作了從重處罰等情況。.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等行為。人民法院的法官是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執法人員,法官在審判案件時,應當清正廉明,忠于職守,秉公辦案,如果法官在辦理案件時,存在利用職權貪污贓款、收受當事人的賄賂,或者出于私情故意曲解法律,公然違背事實和法律規定等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所作出的判決、裁定不僅違反了審判原則,而且也可能是不公正的,理應予以糾正。但是,申訴人如果僅憑懷疑、分析或推理就認為法官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這是不能作為提出重新審判的理由。
司法機關發現人民法院定案有錯誤時如何處理?為了保證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嚴肅性,并使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得到糾正,法律不僅規定對申訴人發現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可以提出申訴,而且對司法機關發現生效的判決、裁定,甚至已經執行完畢的判決、裁定有錯誤如何糾正也作了具體的規定:
1.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這就是說本法院的院長對于本院的生效判決、裁定,如果認為案件認定的犯罪行為、犯罪情節、是否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以及引用刑法條文等確有錯誤可以將該案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由審判委員會決定是否對該案重新審判,院長個人無權決定案件的再審。
2.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法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有權監督各級人民法院正確適用法律,對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也有權指令其重新審判。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對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也可以自己直接進行提審。
3.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行使審判監督權是它的職責,因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訴;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向同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但是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無權直接提起抗訴,只能向它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提請抗訴報告書》,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
罪犯也是有相關的權利的,其中提出審判監督程序就是我們國家對于罪犯的基本權利之一,這是受到我們國家的法律保障的。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的地方也有很多。對于罪犯的申訴我們是需要進行采納的,然后根據罪犯的申訴情況來進行進一步的審理。
民事案件一審判決后上訴的時間是多久
當事人對終審判決不服怎么辦
期貨案件審判財產保全和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26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