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當中對于取保候審主要有以下的這些規定。
1.對于滿足以下提到的這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審的做法:
(1)相關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被判處的可能是管制的處罰或者被判處的可能是拘役的處罰,以及其他一些比較輕的刑罰。
(2)相關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被處罰有期徒刑,在對這一類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的做法的時候,保證不會對我國的社會產生任何危險或者不好影響的。
(3)相關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身體患有非常嚴重的疾病,以及對于正常的生活不能自己打理的,或者是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正在懷孕期間,以及正在哺乳子女的期間,并且對于這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采取取保候審的時候對我國的社會不會產生任何的不好影響以及危險的。
(4)相關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的關押期已經到了法律上規定的時間,但是到了規定時間,牽涉到當事人的案件還沒有辦理完成的,并且經過相關的執法機構判定需要采取取保候審行為的。
在采取取保候審行為的時候,是由我國的公安機關來執行的。
2.如果相關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符合以上所說到的條件,可以采取取保候審的,那么當事人根據法律,還要遵守以下的這些規定:
(1)當事人如果沒有經過采取取保候審的執法機關的批準,是不可以擅自離開現在居住的地方,如果當事人想要前往其它的城市或者縣城,必須得通過執法機關的批準。
(2)被采取取保候審的當事人如果要改變現在的住址或者是工作單位,以及當事人的聯系方式要產生改動的,必須在24小時之內向相應的執法機關進行詳細的報告。
(3)如果執法機關要傳訊被采取取保候審的當事人,那么當事人在接到傳訊的時候要立刻到達現場。
(4)與案件相關的證人在進行作證的時候被采取取保候審的當事人不可以使用任何方式來做出干擾,要保證人作證的合法性。
(5)對于與案件有關的任何證據被采取取保候審的當事人不可以對證據進行損毀,或者是偽造與案件相關的證據,當事人也不可以串通他人做出偽證。
3.對于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我國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還有執法機關可以根據與當事人有關的案件的案情來對當事人作出以下的限制。
(1)限制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進入一些特殊規定不能進入的地方。
(2)對于一些特殊規定的人員,執法機關有權限制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不得與其進行見面或者通訊。
(3)執法機關也有權限制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不可以從事一些特殊規定的活動。
(4)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如果因為案情的需要,還要將自己的護照或者其他諸如駕駛證等證件交給執法機關來保存。
取保候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久
什么時候可以辦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1-14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